附件1
金沙澳门游戏网址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我校具有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科。暂无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科,其评审条件按陕西省现行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凡申报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是我校在职在岗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
第四条 教师职务评审工作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晋升”的原则,以政治标准为前提,以思想品行、工作态度、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为依据,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评审,确保评审质量。
第二章 职务和类型
第五条 教师职务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等级,助教为初级职务,讲师为中级职务,副教授、教授为高级职务。
第六条 教师高级职务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种类型,评审条件按类型单列。教师初级、中级职务不分类型。
(一)“教学为主型”主要是指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
(二)“教学科研并重型”是指既承担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学工作,又承担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
(三)“科研为主型”主要是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课题的教师。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七条 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全面履行现职职责,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端正,团结协作,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二、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称职)以上。任现职期间,如年度考核无优秀,则在晋升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时将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新进博士生晋升副教授除外);如年度考核为告诫或不合格,则每发生一次将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三、任现职期间,每受一次警告处分或发生一次一般教学事故者,则将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每受一次记过以上处分或发生一次严重教学事故,则将任职年限条件延长2年。如发现谎报资历、业绩等弄虚作假行为,则取消当年参评资格,并将任职年限条件延长3年;如发现剽窃他人成果行为,则取消当年参评资格,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晋升讲师、副教授职务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博士在读;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晋升副教授职务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辅导员、外语、体育、艺术、建筑学类可放宽至硕士学位);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晋升教授职务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外语、体育、艺术、建筑学类可放宽至硕士学位)。
五、脱产攻读学位,其脱产上学时间不能计算任现职年限。
六、自2012年起,凡我校具有教授评审权的学科,晋升教授职务必须具有三个月以上出国研修经历,或任现职期间到国(境)外参加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七、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条件按照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文件执行。
第八条 业务条件
一、晋升助教的条件
(一)具有学士学位,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一年见习期满后,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教职责,认定其助教任职资格。
(二)具有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经半年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助教职责,自受聘为教师之日起认定其助教任职资格。
二、晋升讲师的条件
(一)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4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3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受聘助教职务2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参加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经考核,表明能胜任和履行讲师职责,自受聘为教师之日起认定其讲师任职资格。
对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前已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各年度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可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二)教学业务能力
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系统讲授过1门课程或为教授、副教授助课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20学时以上。
同时,须有半年以上实践工作经历,熟练掌握本学科主干课程或所授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承担并胜任本学科主干课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工作任务,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或担任兼职班主任。对条件有限或不具备实践条件的学科专业(如体育、外语、数学、艺术、社科类等),须参加任职单位安排的其他教学实践活动或学生管理工作。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此项不作要求。
(三)科学研究能力
积极参加教学、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2篇以上;或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1篇以上;或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论文1篇以上,并撰写2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著作或教材。
三、晋升副教授、教授条件
(一)晋升副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讲师职务7年以上。
对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且各年度考核合格者,其获得学位证书之前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间可按两年折一年计算。
2、教学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主讲过1门以上课程(以科研为主型1门,以教学为主和教学科研并重型2门),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良。教学为主型教师,进行了1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设新课程1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指导或协助指导过青年教师、进修人员或硕士研究生。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讲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1)教学为主型教师
必须具备下列A、B两条并C中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40学时以上。
B.任现职以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或3篇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被SCI、SSCI、A&HCI检索、或被新华文摘全文收录1篇,或被EI、ISTP、ISSHP检索、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或在CSCI(CSCD)、CSSCI源期刊上发表2篇(体育、艺术、外语类专业教师1篇)。
C.任现职以来成果及获奖
(a)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特等奖前七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b)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c)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1项,或第二完成人2项,或第三完成人3项,或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完成人2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或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照执行);
(d)获得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地市级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四名;或省部级三等奖前五名,二等奖前七名,一等奖或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e)主持或参与(前3名)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20万元以上(经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图学类6万元,人文、外语、体育类2万元);
(f)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前5人);或参加(前3人)厅局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参与省级(前5人)教学质量工程中其他项目1项;或为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前三名);或指导本科生在国家“九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指导教师(省部级前2人、国家级前3人);
(g)参与编写国家规范、行业规程(标准)(我校应为参编单位)。
(2)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
必须具备下列A、B、C三条并D中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
B.任现职以来主持或参与(前三名)省部级政府部门以上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
C.任现职以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或3篇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被SCI、SSCI、A&HCI 检索、或被新华文摘全文收录1篇,或被EI、ISTP、ISSHP检索、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或在CSCI(CSCD)、CSSCI源期刊上发表2篇(体育、艺术、外语类专业教师1篇)。
D.任现职以来成果及获奖
(a)除B项外,另主持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20万元以上(经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图学类6万元,人文、外语、体育类2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前四名、二等奖前六名、一等奖及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2项(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四名),其中1项排序为前两名;
(d)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特等奖前七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e)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f)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1项,或第二完成人2项,或第三完成人3项,或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完成人2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照执行);
(g)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前5人),或参加(前3人)厅局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参与省级(前5人)教学质量工程中其他项目1项,或为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前3名),或指导本科生在国家“九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指导教师(省级前2人、国家级前3人);
(h)参与编写国家规范、行业规程(标准)(我校应为参编单位)
(3)科研为主型教师
必须具备下列A、B、C三条并D中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60学时以上;
B.任现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C.任现职以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篇或4篇并撰写10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被SCI、SSCI、A&HCI检索、或被新华文摘全文收录1篇,或被EI、ISTP、ISSHP检索、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或在CSCI(CSCD)、CSSCI源期刊上发表2篇;或公开发表论文被SCI、SSCI、A&HCI检索2篇,或被EI检索4篇。
D.任现职以来成果及获奖
(a)除B项外,另主持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经管类10万元,理学院中的理科、人文、外语类6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三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五名、一等奖前七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地市级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2项(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其中1项排序为前两名;
(d)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特等奖前七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或校级以上优秀教师;
(e)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1项,或第二完成人2项,或第三完成人3项,或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完成人2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照执行);
(f)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前5人),或参加(前3人)厅局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参与省级(前5人)教学质量工程中其他项目1项,或为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前3名),或指导本科生在国家“九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的指导教师(省级前2人、国家级前3人);
(g)参与编写国家规范、行业规程(标准)(我校应为参编单位)。
(二)晋升教授条件
1、学历(学位)及任职年限
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具有第二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6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7年以上。
2、教学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主讲过2门以上课程(以科研为主型2门,以教学为主和教学科研并重型3门)。教学为主型教师,进行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更新教学内容在1/3以上,或按计划开设新课程一门,成效显著,可视为完成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
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指导或协助指导青年教师或硕士研究生一届。
3、工作业绩及学术水平
受聘副教授以来,积极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具有系统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1)教学为主型教师
必须具备下列A、B两条并C中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240学时以上。
B.任现职以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篇或5篇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被SCI、SSCI、A&HCI 检索、或被新华文摘全文收录2篇,或被EI、ISTP、ISSHP检索、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4篇,或在CSCI(CSCD)、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至少5篇。
C.任现职以来成果及获奖。
(a)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证书持有者);
(b)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c)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1项,或第二完成人2项,或第三完成人3项(艺术、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照执行);
(d)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省部级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证书持有者);
(e)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经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图学类10万元,人文、外语、体育类3万元);
(f)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前3人),或参加(前3人)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局级教改项目2项,或参加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中其他项目1项(省部级前3名,国家级前5名),或为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第一名),或指导本科生在国家“九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级奖的指导教师(第一名)。
(g)参与编写国家规范、行业规程(标准)(我校应为主编单位)。
(2)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
必须具备下列A、B、C三条并D中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160学时以上。
B.任现职以来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或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2项。
C.任现职以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8篇或6篇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被SCI、SSCI、A&HCI检索、或被新华文摘全文收录2篇,或被EI、ISTP、ISSHP检索、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4篇,或在CSCI(CSCD)、CSSCI源期刊上至少发表5篇;或发表文章被SCI、SSCI、A&HCI 检索3篇,或被EI检索6篇,或在CSCI(CSCD)、CSSCI源期刊上至少发表7篇。
D.任现职以来成果及获奖
(a)除B项外,另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2项以上,到款经费30万元以上(经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图学类10万元,人文、外语、体育类3万元);
(b)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d)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1项,或第二完成人2项,或第三完成人3项(艺术、体育类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照执行);
(e)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1项(省部级三等奖前二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f)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前3人),或参加(前3人)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局级教改项目2项,或参加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中其他项目1项(省部级前3名,国家级前5名),或为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第一名);或指导本科生在国家“九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级奖的指导教师(第一名);
(g)参与编写国家规范、行业规程(标准)(我校应为主编单位)。
(3)科研为主型教师
必须具备下列A、B、C三条并D中一条。
A.任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60学时以上。
B.任现职以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
C.任现职以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篇或7篇并撰写15万字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专著或教材,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要被SCI、SSCI、A&HCI 检索、或被新华文摘全文收录2篇,或被EI、ISTP、ISSHP检索、或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4篇,或在CSCI(CSCD)、CSSCI源期刊上全文发表至少5篇;或发表文章被SCI、SSCI、A&HCI 检索4篇,或被EI检索8篇,或在CSCI(CSCD)、CSSCI源期刊上至少发表8篇。
D.任现职以来成果及获奖
(a)除B项外,另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2项以上,到款经费50万元以上(经管类20万元,文理科10万元);
(b)获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省部级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三名、一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
(c)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1项,或第二完成人2项,或第三完成人3项(艺术、体育类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比赛的作品(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参照执行);
(d)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前二名、一等奖前三名、特等奖前五名;国家奖获奖证书持有者);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
(e)主讲课程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前3人),或参加(前3人)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主持厅局级教改项目2项,或参加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中其他项目1项(省部级前3名,国家级前5名),或为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的指导教师(第一名);或指导本科生在国家“九大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级奖的指导教师(第一名);
(f)参与编写国家规范、行业规程(标准)(我校应为主编单位)。
第九条 任现职期间,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而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表彰或奖励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第十条 适当减免“双肩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任正处级职务的教师在任职期间年均教学工作量减免相应职务的1/2,副处级减免1/3,系(教研室)主任、学院(系)工会主席减免20学时,系(教研室)副主任、支部书记减免15学时。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年均教学工作量应达到80计划学时,不再予以减免。
第十一条 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卓著,达到《金沙澳门游戏网址教师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职务试行办法》规定条件的教师,予以破格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章 转评系列
第十二条 凡由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转换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人原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须与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工作相同或相近;
二、经过一年以上教育教学环节实践,经考核表明能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
三、具备博士学位,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满足转换教师职务所有任职条件;
四、转换满一年后方可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任现职时间可按转换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时间起算。晋升教授职务,除满足正常晋升教授的评审条件外,还须转换到副教授职务以后,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篇(其中被SCI、EI、SSCI检索、ISTP收录、CSCI(CSCD)、CSSCI源期刊全文发表或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至少2篇),同时主持并完成地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下达的纵向科研课题1项或主持并完成横向科研课题1项,到款经费15万元以上。
第五章 评审
第十三条 学校成立教师职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由校长分别担任组长和主任。教师职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人事处。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由25-35人组成,一般由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学术造诣深、生活作风正、群众威信高的教授担任成员,任期为四年,负责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作适当调整)。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评议组,由5-9人组成,任期与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一致,负责对晋升教师职务的任职资格进行评议,并提交评审意见。
第十四条 二级学院(系)成立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小组,根据本院(系)岗位设置及现有教师情况,按照工作需要和教师职务评审条件,从申请晋升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中择优推荐合格人选,并报送学科评议组和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学院(系)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小组一般由学院(系)主要党政负责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的系(所)负责人和教师代表5-11人组成。
第十五条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程序及规则
一、本人申请。教师本人向学院(系)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小组提出申请,填写《金沙澳门游戏网址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提交能够反映其思想素质、政治表现、品德修养、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及履行现职以来的业绩等方面的材料,在所在学院(系)范围内公示。
二、学院初审。学院(系)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小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申报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通过者向学校推荐,并提交申报人员相关材料。
三、资格审查。学校教师职务资格审查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织)根据教师职务评审条件,对照申报人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下达评审指标。
四、学院推荐。学院(系)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小组召开会议,按照评审指标数,对申报人的思想素质、政治表现、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写出考核结论,推荐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人选,提交学科评议组评议。
五、学科组评议。学科评议组对各学院(系)推荐的申报人进行评议,评定助教、讲师职务任职资格,报人事处备案;对申报教授的人员进行面试答辩;推荐评审副教授、教授职务任职资格人选,提交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
六、学校评审。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学科评议组推荐人选的任职资格进行评审。本校有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科,评审通过并经学校下发文件,申报人即取得相应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本校暂无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科,评审通过后,还须将申报人的材料报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审定。
七、教师职务评审对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考核实行教学效果一票否决制。
八、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和下属学科评议组必须有2/3以上的成员出席,方可召开评审会议;评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票数超过出席会议人数的2/3方为通过;未出席评审会的委员不得委托他人投票、预先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中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核心刊物:按陕西省教育厅文件相关规定执行。(即五大核心期刊目录均可认定: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所公布的最新核心期刊目录)。
二、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必须是独著、第一作者,且署名第一单位是金沙澳门游戏网址(对于从校外引进、调入或我校教师在外校攻读学位的人员,引进、调入或毕业前所发表的论文可不受此限制),不含增刊、特刊、专刊、专辑、论文集等形式的刊物。
三、专著、编著、教材:一般指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专著、编著、教材(须有ISBN书号),不含论文集、习题集等,其工作量的认定以前言或后记中的说明为准。
四、主持并完成科研课题是指科研项目立项书中的第一责任人,且该项目已具有正式结题报告。科研成果必须是通过鉴定、已经完成准予结题或通过规模生产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为任现职以来至统计截至时间完成的成果,并确认在前次申报晋升现职时没有使用过,成果级别的鉴定以科技处、社科处等职能部门的文件为准。
五、表彰奖励的主办单位须是政府或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表彰奖励的内容须与本人所从事的工作相一致,获奖须有相应的奖励证书,申报人工作业绩中同一成果取得不同级别奖励的按最高等级统计,不重复计算。
六、本《实施办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后”均含本级。
第十七条 对于从海外、校外引进的具有突出成就的高层次人才,可不作教学条件要求。
第十八条 本办法经2010年9月13日校务会会议研究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关教师职务评审实施办法即行废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